文学作品丨疫情随想/​刘强

来源: 作者:刘强 2023-01-29 08:57:02 阅读:361


疫情随想


自11月19日的那一轮疫情开始,我就在想,要不要写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然而每次想想,转念就又放弃了,因为我很久不写记述性的文章了,我不知道能不能写完、能不能写成。
今天,12月21日,距离11月19日已然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似乎很短暂,都记不清见了哪些人、走了哪些路;似乎很漫长,经历了最严峻的战“疫”斗争,也赶上了更优化的防“疫”政策。
被疫情霸占的岁月里,连天气预报都懒得去看,因为无论是风是雨、或霜或雪,我都哪也去不了,哪也不敢去。抬头望向窗外,呀,竟然下雪了!按理说,冬天下雪在北方的宁武不是什么稀罕事,一说到雪,我就会立马想到打雪仗、堆雪人、银装素裹的画面,也能立刻想到“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俗语。但此时的这场雪,大概是今年入冬以来的第3场雪,没有期待的那么大大方方,但也算纷纷扬扬,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雪花轻如鸿毛,却承载了重托。毕竟,雪是洁白的象征,很多人都希望它下的厚一点、下的密一点,借这场雪的洁白,覆盖空气中的病毒,消灭尘世间的阴霾。
我所在的单位,是宁武县唯一的地方煤炭集团主体企业——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自11月19日,下属南沟煤业公司发现首例病例后,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封控矿区,进入了战斗状态。疫情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公司也不例外,也采取了封控措施,同时定期发放KN95和N95口罩,每天三次的消毒消杀……反正各项疫情防控举措都严格执行,尽最大努力守好阵地、守好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月10日周六,封控已有22天,这片阵地没有出现1例阳性感染者。这是公司领导科学管控得来的结果,也是全体职工大力支持换来的结果。中午快下班时,公司钉钉群里发出了一条正常休息的通知。在公司呆了22天的人们,都没有料到这个消息,甚至不敢相信这个消息。大家匆忙收拾需要换洗的衣服、带上要拿的东西,陆续回家。等到12月12日早上来的时候,大家拎着大包小包,里面有吃的穿的用的,看样子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也有把孩子带来单位的,为方便照顾,也为监督上网课。
尽管已是年底,但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的工作并没有往常同期那样繁忙。但是在单位的人,还是按时上下班,能在工作岗位尽量待在工作岗位,处理手头没处理完的事,梳理全年工作、抄写学习笔记。也有人“没事找事”,怎样在现有环境下创新方式开展工作,比如培训中心组织“云”培训技术流程学习,比如媒体中心坚持公众号、视频号的内容“因发尽发”。

回想这一个月的疫情期间,我们并没有因为疫情,饿了肚子、缺了口罩。饭菜质量没减、花样没少,定期的豆浆油条、虎头鸡腿也从未或缺,一如往常。即使是最严峻的时期,也有好几车的防疫物资运来仓库,也有好几车的新鲜食材运入食堂,完全消除了我们会不会“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担心。我想,这就是一个单位给职工最好的安全感、幸福感吧!

疫情之下,健身无疑是暂缓焦虑、增强体质的优选途径之一。11月12日,公司的工会大楼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这里兼具办公、休闲、会务功能,一楼为乒乓球场区,二楼为休闲健身区,三楼为多功能厅。
在没有遭遇疫情之前,中午打球、锻炼的人数比较稳定,晚上的话,只有常年在宿舍住的人才去锻炼。因为我们从早上7:20左右坐上班车,下午17:20打卡下班,一天9个小时属于单位,所以一到下班时间,都奔赴了工作之外的生活。
在封闭管理的日子里,这里的一楼、二楼,成为我们中午、晚上饭后的好去处。有的挥洒乒乓球拍,有的锻炼健身器材,有的练习形体操课,一番操作下来,个个汗流浃背。我也不闲着,每天12分钟跑步机、20分钟按摩椅、20个仰卧起坐、7000步步数,基本可以完成。
一开始,因为天气并不算冷,因为疫情还不严重,一部分人在食堂吃过早饭、午饭、晚饭后,就会去通往老窑沟煤业公司的小路上散步一圈,说是“饭后百步走”,为了消食。一路上,大家边走边聊,有时喊一嗓子、有时斗嘴皮子,反正都是化解无聊、减压心情。特别是培训中心老师张有贵的加入,更是为我们增添了不少欢乐。他擅长讲课,也擅长讲故事,能把一个事情以充满悬念的开篇讲述,再以情理之中的收尾结束,引人入胜。
生活中总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比如,我们在小路上发现,沿路的几棵柳树竟然提前回春,发出了嫩芽。我惊奇地上手摸了摸枝条,很柔软,很清凉。我想,它并不是想要“逆天行事”,想要“凌寒独自开”,应该是被温热的气流、乍暖的气候骗了,在不对的时间做了不对的事情。
12月14日,因为在办公室里和一位当时还未出来核酸检测结果的阳性感染者对接业务、撰写材料,我和办公室同事成了他的密接。三年疫情,这是我第一次成为密接。
后来,病毒还是入侵了这片阵地、污染了这片净土。人们也更加重视自我防护,比如,无论去哪,都戴着口罩,只要看见有免洗洗手液的地方,都要过去洗洗手、消消毒,给自己一份安心。食堂里,人们自觉隔开距离打饭、保持距离就餐,一个桌子只坐两三个人,总共在食堂吃饭的人也就30来人。之前,有时觉得核酸检测还得排队,浪费时间,而现在,似乎只有做过核酸检测之后,才能安心活动、才敢放心回家。在当前城区的核酸采样点排队都不一定能做上核酸检测的情况下,我们公司还能定期做,很难得,也十分值得珍惜。不同的是,排队核酸检测无需引导,人们就自觉见隔了两米的距离,做完就走,不再逗留。
我在微信群、朋友圈看到阳性感染者被高烧、咽痛、乏力等症状缠身的难受、难忍,他们的症状有轻有重,时间有长有短;我也从网上关注不同专家不断给出的防疫指南。再看周围,随着阳性感染者增多,有的人选择回家自我隔离,有的人仍在单位自我隔离。在单位自我隔离的阳性感染者除了上卫生间外,尽量足不出户,托人代餐、打水、取药;还未变“阳”的,用近几日很流行的“天选打工人”调侃自己。
在当前形势下,有的人“身在阳中不知阳”,有的人“众人皆阳我不阳”。无论线上线下,人们谈论的话题,绕不开谁不舒服、谁变“阳”了。大家都不再谈“阳”色变了,反而做好了坦然面对、勇敢接受的准备。没有人指责谁传染了病毒,有的都是“有什么需要及时和我说”“想吃什么我给你准备”之类的暖心话。
疫情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本周开始,楼道里空荡荡的、院子里冷清清的,很多部室的门上贴出了类似“有事先电联,无事请勿进”的告知。到最后,很多部室都关起门来,生怕楼道间隐匿的病毒溜进自己的办公室。去食堂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有的是带回宿舍、办公室吃,有的干脆自己吃点零食、喝点牛奶。和往常一样的时间段,健身房里也空无几人,再也没有那种激情的场景。


2020年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中国减贫史乃至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2022年底,防疫攻坚战进入决胜阶段,所有艰苦卓绝的努力必将创造新的更大的奇迹。
历经三年的疫情,每个人都是躬身入局的参与者,没有谁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也是时候画上休止符了!今天,我们开始与疫情进行这场终极较量,有人已经卷入了初赛,有人立志坚持到决赛。没有人能准确预判这场较量到什么时候宣布结束,拼力战至最后一刻。


“阳”本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其本义至朝向日光、见到光明的地方,后引申为日光,给人温暖。然而三年了,天下苦“阳”字久矣,都对它避而远之,更希望将它除而灭之,希望能回到疫情之前的生活。我预感,这一天就快到来!加油吧,胜利在望,花开在即!
所有难熬的岁月,都是耐力的磨练;所有难办的考验,都是进步的铺垫。2022年只剩短短整整十天了,日子还要接续,人生还要继续,在共同战胜疫情之后,更多的是需要各自战胜疫情了。最后,还是想说一句,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要出门,愿你我安然无“阳”,能避免就避免,能推迟就推迟!只要熬过这个冬天,下一个春天定然美好!
很久没有这样一气呵成一篇文章了,一是拿不起笔来,二是静不下心来,三是腾不出时间来。今天草草而写、匆匆而改,也算给这场行将终结的疫情,做一次笔尖上的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