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日报
|
来源:忻州日报 2024-05-07 15:25:22 阅读:1295
《忻州日报》讯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宁武县坚持把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紧扣产业建设、乡村振兴和基础民生三个重点领域,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拓展人才招引渠道,大力推进县域人才培养,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日益稳固。
深化校地合作,架起高端人才引进桥梁。校地合作是促进高端人才向基层流动的一项重大举措。该县抓住省、市两级深入推进校地合作的契机,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和待遇留人力度,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政策引才。出台《加强和改进人才引进工作机制及优化办事流程暂行办法》《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引进人才配偶安置暂行办法》等14项措施,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4名,并在去年全职引进9名教育人才的基础上,针对医疗系统人才不足的现状,启动新一轮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招录计划,对录用人员给予10万元安家费,以政策推动人才扎根。二是项目引才。围绕社会事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振兴需求,与28所院校达成合作需求53项。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赴4所名校对接洽谈,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9个;依托林智专家工作站、煤基固废建筑材料研究所、特色杂粮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等项目,通过顾问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引才82名。三是平台引才。建立星创天地、众创空间、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1个省市级平台,集聚科研人才62人,充分发挥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大运华盛南沟煤业公司建立万晓鹏、冯利翔2所创新工作室,吸纳23名高技能人才,取得10余项新型专利,被评为全省能源行业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强化人才回引,疏通本土人才回归通道。本土在外人才是宁武县的重要人才资源。该县把推动本地在外人才回归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不断拓展人才招引渠道。一是恳谈推介聚才。县委组织部在深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宁武籍在外人才台账,实行县乡领导包联制度,采取登门拜访、座谈交流等方式,讲政策、谈发展,鼓励和引导乡贤能人参与乡村治理、投身乡村产业、助推乡村振兴。18名能人回村担任“两委”主干,引领推动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全面提升;35名能人领办创办产业项目,累计投资7200余万元,辐射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二是搭建平台聚才。充分发挥太原市宁武商会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团结凝聚政企学等各界人才263人,服务于双招双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助力破解教育医疗提质、企业融资困难等难点。三是乡情纽带聚才。组织教育、人社等部门摸排建立宁武籍在外高校人才库,储备“双一流”高校人才318名,健全联系服务、对接合作机制,依托“实习山西”平台、“青春兴晋”和国情教育活动,引领124名实习学生、35名研学师生关注家乡、反哺家乡、建功家乡,实现“宁才宁用”。
优化源头培育,搭建县域人才成长平台。推动县域人才成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该县把县域人才培育作为打破欠发达地区人才困局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人才自主培养。一是对口育才。针对基础教育、文旅产业人才短缺的现状,加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百县千校万师”行动,培训教师300余名;聚焦“大芦芽山”建设,委托山西旅游学院定向培育旅游专业人才97名,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二是以才育才。立足本土人才知识短板、疑点难点、新技术运用欠缺等情况,依托贾永平、雷宇峰2所名医工作站,吸收骨干医师参与冠脉介入、消化内镜诊疗,培训年轻医生16名;发挥“科技博士服务团”“科技特派团”作用,开展基层定向服务指导,帮带培育医技农业等方面人才280余人次。三是平台育才。依托实践平台,延揽培育实用性人才360余名。大运华盛能源集团依托2所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劳动技能竞赛5场次,精准培育技能人才68人次,完成技术革新20项,推广先进操作5项。